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水果的銷售從傳統的批發商到電商,水果的銷售一下子爆發起來,各種水果電商的平臺如雨后春筍,電商平臺之間的大戰愈演愈烈,價格也越打越低,在水果價格越打越低的背后,就是水果的品質等不到保證,客戶紛紛投訴、退貨,不再光顧這些電商平臺了,水果電商從春天般的溫暖一下子轉入冰冷的寒冬。
其實在水果產品品質的把控與果品的分級管理,很早就開始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國對包括水果在內的農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水果采用分級標準化作為衡量水果質量的重要手段也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一些國家相繼頒布了一系列水果分級標準并制定了實施體系,促進了水果與銷售的快速發展。我國加入WTO后,隨著貿易關稅的逐步降低,我國果樹業在同一平臺上參與國際競爭。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果采用分級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進程緩慢,差距較大。
傳統人工分揀
標準化機器分揀
水果分級標準的作用
1、水果分級標準本身是一種制度。由國家有關行政部門頒布的分級標準明確了標準執行與參與者的責任、權利和利益,提供了公平的競爭規則,對于規范市場秩序、減少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風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標準的強制實行有利于提高果樹業生產經營的效率,有利于促進經濟的有序發展。
2、水果分級標準是衡量水果經濟價值的依據。某種水果的分級標準本質上市按照果實的質量對水果分出等次,淘汰不合格產品,降低不符合標準水果的等級,最終實現按質定價。在異地銷售時,由于銷售地消費者可能對某種外來水果缺乏了解,水果質量級別就成為衡量水果價格價值的重要依據。同種同批次水果可以按照等級定價,相同等級水果的貿易價格按照同一規則定價,最終實現優質優價。
3、水果分級標準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供需雙方的利益。水果分級標準一般按照由多個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對水果進行分級,果實大小、水果新鮮度、果梗長度、果皮顏色、病蟲害情況等,通過挑選分級,方便客戶購買到整齊一致的、按質定價的水果,而不需再費時費力地挑選水果且擔心上當受騙。對于農業種植戶來講有利于包裝運輸的標準化,減少在儲運中的損失;分級后不符等級的殘次果也可以及時銷售或加工處理;并依據分級標準,不斷改進種植技術,提高水果質量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從而提高水果的競爭力。
原創內容: 轉載請保留 - 鏈接: http://www.10pcm.com/hyzx/324.html